拉阔全球时尚眼界!
STORY LINK PEOPLE & BRAND.
关注微信官方账号

从上海车展看全球汽车的“底牌”:智领未来,海纳百川

BY LIVE Magazine
605  /  分享:

看了本届上海车展,能感受到未来全球汽车的发展趋势:

1.智领未来:智能化是这一波全球车企角逐的战略要地,谁在智能化(包括数据赋能)方面占据技术及产业链分布优势,谁就可能成为全球汽车的领导者。

2.电驱中国:电动化的浪潮使得中国车企成为这一波新能源转型的受益者,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双轮驱动,让中国汽车得以实现品牌和技术的升级,从而进入全球汽车的“牌桌”:拥有发牌权。

3.海纳百川: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汽车要扬帆出海,向全球输出产品、品牌、技术和制造、服务,也表明中国会整合全球资源来实现技术升级、品牌向上。

一言以蔽之,中国汽车界如果打好了“智能化+电气化”这一手组合牌,不但可以实现整个国家汽车界的实力提升,也将推动中国汽车成为引领下一波全球汽车升级消费的“车界新势力”。

虽然燃油车还在参展车辆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但是风向已经变了,游戏规则也变了,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在引领下一阶段的汽车发展,并推动中国车企进入全球车界的核心圈。

与以往的任何一届中国车展都不同,2023年的上海车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中国车企开始主导全球汽车的未来发展;智能化成为新的竞争领域并由此增强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界的话语权。

100多年前,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车企主导了汽车生产并将综合优势保留至今;20世纪初美系车企以流水线生产、时尚设计、大排量动力等因素崛起;接着就是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在能源危机时代凭借经济性和精益化等优点趁势而进。而在电动汽车+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车企能否抓住这一波契机,成为新的领跑者?让我们来逐一梳理上海车展带给我们的那些启示。

可以这样说,从这届上海车展开始,油车已经彻底边缘化,新能源车型已然成为市场当仁不让的主角。就连油车时代的霸主丰田,这次车展的燃油车也只有两辆,其他外资品牌情况也差不多。车展期间,6.1馆聚集了理想、极氪、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品牌,人气远超其他场馆。不仅是小鹏G6、蔚来ES6、极氪X等新品受到观众的关注,这些品牌的展台布置和服务也很有特色,不像是车展,而像是NIO HOUSE之类的新渠道,更加注重和人们的互动,展台服务也更加主动和人性化。

车展期间,笔者参观了宁德时代、百度等展台,所到之处都是人潮涌动,不少老外都在认真研究。而在比亚迪的展台,很多专业人士对于热管理集成模块IMTM的演示台架非常感兴趣。

而在仰望展台的内间,很多观众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工作人员讲解仰望的技术特点,包括超高能、无边界、可进化等;观众们对于仰望的6大技术模块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电池技术、车身技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而在仰望展台的内间,很多观众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工作人员讲解仰望的技术特点,包括超高能、无边界、可进化等;观众们对于仰望的6大技术模块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电池技术、车身技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方面,智己汽车、华为、小鹏、理想都开始加速推进城市NOA的落地。与电动和智能化的展台火爆的人气相比,不少外资品牌的展台都门可罗雀,有些缺乏电动车的展台工作人员甚至比观众都多。即使很多人当下不会马上购买电动车,但是他们对于电动车的兴趣也是远远超过油车。电动车和智能化作为新鲜事物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已经深入人心,你不了解它们你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这个景象就跟一百多年前汽车开始取代马车时如出一辙。豪华品牌都在居安思危。除了保有“豪华”、“高品质”这些传统体验感之外,奔驰、宝马都在加速转型,甚至比大众、丰田这些大众化品牌的速度都要快。奔驰在车展上全力推进“全面电动”,全品牌电动化阵容首次集结亮相,而到今年年底会提供17款新能源产品。宝马则推出了大型豪华纯电动M性能车——i7 M70L,坚持驾驶性能的同时,兼具了纯电动带来的数字化体验。

中国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初具技术领先和规模优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亚迪、吉利、长安和蔚来、理想为代表的中国车企通过其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话语权。可以想见,上述车企中的佼佼者会成为未来全球车企的领导品牌,具有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市场定价权。实际上,本次车展上亮相的不少外资品牌新车的定价已经表明,他们失去了以往具有的强势品牌定价权,面对全球核心市场不得不采取实用主义的妥协策略。马自达CX-50行也的起售价仅为15.98万元,别克E5这款出自通用全新奥特能平台的纯电动车起售价仅为20.89万元。这些产品的价格引得业界一片惊呼声。按照长安汽车总裁王俊的话来说,“这一次特斯拉和比亚迪降价,引发了原来所谓的传统强者降价,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定价权。”在本届车展上,笔者问了王俊一个问题:“比亚迪和特斯拉在市场容量、技术优势方面领先,有规模和定价权,品牌的溢价能力相对领先。在这种背景下,长安汽车想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长安的差异化竞争力从哪里来?是实施规模化还是差异化战略?在差异化收窄的情况下,如何在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凸显长安的独特竞争力?如何具备定价权?”王俊表示:“大家一定要思考,竞争的目的,或者说竞争中会产生的结果,至少是重要的,就是争取定价权。某些领域里面,长安是有定价权的。但实实在在讲,这一次特斯拉和比亚迪降价,引发了原来所谓的传统强者降价,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定价权。所以,竞争的目的之一,就是盯着定价权,在这个过程中争取定价权,不会一直都在特斯拉、比亚迪手上,这其中还有一个竞争的过程。

其次,就是刚才提到的新能源车的差异化,差异化我们一定要做,如果不是NO.1,战略选择就一定需要存在差异化。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深蓝看到长安的差异化,它在细分市场的做法已经和长安以前的做法,存在差异了。但是战略不只有低成本和差异化,还有专注细分市场。所以我认为,阿维塔这个品牌,上个月的上险量已经在30到40万级别的中大型SEV NO.1了,现在只有两千多,不到三千台车,但是平均价格是41万,这就是专注。我们也会专注在智能驾驶这个领域,并且非常快速地商业化。我始终认为,虽然听上去都是驾驶两个字,我们也听到外面纷繁复杂的说法,比如无人驾驶没有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听起来都差不多,但其实,它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认知去说智能驾驶。  所以对长安来说,我们会坚持品牌定位,长安以前没有畏惧,今后也不会畏惧。”在争夺市场话语权、产品定价权的过程中,长安的表态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